找到相关内容7525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濒死体验的佛理分析

    体验。   如《明行道六成就法》云:“人在舍命以前之顷,有白如月、红如日、及黑昏之三种光观前。”刚死之际,有本性光明刹那显现;不久又有净光显现,学法之人可依之而解脱。   《中阴救度密法》上说:“...从此世转至后世,然有死生业果可得。大王,当知前识灭时名之为死,后识餐起号之为生。大王,前识灭时无有去处,后识餐起无所从来,所以者何?本性空故。”前念已灭名之为死,后念续起名之为生。这生死相续之轮回过程,...

    吕云峰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8323288958.html
  • 月溪法师讲禅宗修法(1)

    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,自修自行,自成佛道”,又云:“此事须从自性中起,于一切时,念念自净其心,自修其行,见自己法身,见自心佛,自度自戒始得”,又云:“吾所说法,不离自性,离体说法,名为相说,自性常迷,...

    月溪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9392389260.html
  • 有关生死之超常现象的科学解释及佛法解释

    后世业报,正是许多作恶者所持的信念。何况不信有前生后世,并不能解除自己本性中的死亡焦虑,即便未必明显考虑这一问题,死亡焦虑也必然会在其潜意识中积储发酵,表现为各种精神心理乃至生理性疾病,使其欲图快乐适意...

    陈兵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9394589269.html
  • 论师的圣果观(上)

    回答,可见有部是源于“只有退法种性者转根有退”的主张而来。换句话说,“退法”种性者转根成为思法种性者,若退堕时,则退回退法种性。然如果本性即是思法种性者,证得无学位后,决定无有退住有学义(320中)。 ...

    悟殷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11350489880.html
  • 发大誓愿第六 (5)

    没有慈悲,他就不说。有慈悲,没有智慧,他就乱说,那也不行,必须悲智双运。可见得说法实在不容易,一定要开智慧。智慧从那里开?智慧从清净心开。清净心起作用,就是智慧。要想自己本性里般若智慧现前,最好的方法...

    净空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355690123.html
  • 发大誓愿第六 (4)

    求。清净平等觉就是自己的本心,真心本性。你的心性原来是清净的,原来是平等的,原来是觉而不迷的。佛这样教导我们,这才是清净信。所以,一门深入才能得清净信。   善导大师说过,有阿弥陀佛本愿力故,‘本愿...

    净空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355790124.html
  • 略谈十六种观想的修法

    出具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的应身佛来,我们作观想,这是能感的心,有感就有佛来应,这叫感应道交n作观想,是修行,要修作一尊佛出来,这是“是心作佛”,把佛修作出来了,是心就是佛了,这尊佛是自己的本性佛,所以叫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23144590483.html
  • “吓唬”和“勾引”不是真正的佛

    一草一木,因为这上面有很多的生命生存着,这是他们的住处。我们每个人都有佛心,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基本善良的本性。佛教讲,你也可以成佛,这和其他宗教完全不一样。   李国盛:基督教是强调人的原罪,佛教认为...

    西藏秦麦洛桑活佛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21291555.html
  • 持诵《普贤行愿品》速得成就的道理——益西彭措堪布

    夫妇生活。   有一天,丈夫在读《孟子》,注意到一句话:“人性本是正直的,每个人的本性都与尧舜[1]一样。”他开始深深地思考起来:“这个人的本质本来和尧舜一样善良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

    普贤行愿品|普贤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0/16373791663.html
  • 道德系统中的德性

    开始便被赋予了恶的本性:“人之性恶,其善者伪也。”(《荀子·性恶》)正是这种恶的禀赋,使本然的我与理想的我(理想人格)一开始即处于一种紧张、对立的关系之中。换言之,本然的我并没有为走向理想的我提供内在...培养还应当指向人的自然化,亦即使德性成为人的第二天性。亚里士多德曾肯定,德性“非反乎本性而生成”,并认为它是“通过习惯而得以完成”(注:《尼各马科伦理学》,第25页。)。德性自然化的过程,在某种意义上...

    杨国荣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023791874.html